找到相关内容117篇,用时1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天台宗的现象即本质说

    卷4,《大正藏》第46卷,第577页下。)“四念处”是佛教的四种修持方法:“身念处”,念生命躯体的不净;“受念处”,念各种感受是苦;“心念”,念心是无常;“法念处”,念法无我。智顗认为,这四种修持...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63241240.html
  • 世尊的遗言

    依皈,不以他人为依皈?比丘应当精勤不懈,正念明觉地就身体(的状态)来观察身体(的实相/本质),舍弃世间渴望和失意。其观察受念处、心念和法念处时也一样精勤不懈,保持正念明觉。”   How does ...Arahants.)   于娑罗双树间,世尊头部朝北,偃卧右侧,双足并叠,心念安稳的遗示阿难:“我为你们所建立的正法和圣戒,于我入灭后,即是你们的导师。”并询问诸比丘:“你们心中对佛、法、僧尚有任何疑惑的...

    陈慈兰◎译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4247078.html
  • 修习正念的二十个练习(练习16-18)

    )是对事物的错误的想(perception)。为了修正我们错误的想,佛陀教给我们一个择法(discriminative investigation)的方法,它是与心念和法念处相联系的。“心之对象”(...”的原因。借助于定力,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原则来观察一切事物。我们要根据缘起的原则去观察宇宙中的一切法,包括我们自己和我们周围人的心念、语言或感受。 择法的方法首先是从诸法的分类开始,比如六根、六尘...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2147800.html
  • 智慧禅---Sayadaw U Kundali

    身念处。疼痛、麻痹及刺痛都与感受有关,所以称为受念处。『游荡、游荡;计划、计划;思考、思考』与心有关,所以称为心念。『看到、看到;听到、听到;嗅到、嗅到』与佛法的理则有关,所以称为法念处,   在这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5249292.html
  • 佛教禅修——南传上座部佛教

    ,而不会因渴爱来感受作出反应(如当欲望生起时,无法观察和反思,只能去满足欲望等)。  (3)心念  正念于心念的生灭无常。  正念于内心当下所的状态——当自己的内心受到贪欲、嗔恚、愚痴所束缚时,...和对异性身体的爱着。  (2)受念处  正念于当下所的感受,和感受的生灭无常,来培育我们大家持续的觉知,并利用这些感受使我们安住于当下现在。  正念于不善行和善行所带来的感受——我们可以观察当自己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00154245.html
  • “自性”如何呈现——《六祖法宝坛经》的开示及其现代意义

    念佛观”等,这些观想之法都是针对众生自心的烦恼、妄想而进行的各种对治之方。“四念处”也叫四止念、四念住,具体包括身念处、受念处、心念、法念处。其中,“念”是慧观,是境。四念处以慧观为体,由慧令...而立。《坛经》云:  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故知万法尽在自心,实时豁然,还得本心。善知识,我于忍和尚,一闻言下便悟,...

    唐忠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4359975.html
  • 佛教基本教义

    破除净想的颠倒。(2)受念处,观受是苦,观一切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悉皆是苦,破除乐想的颠倒。苦受是苦苦,乐受是坏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3)心念,观心无常,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共通之,又自有其殊胜之。二是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理论方面、哲学方面、辩证思维方面。佛教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理论,是建立在佛教修行(主要是禅悟)基础上的成果。当然,从具体内容...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00360820.html
  • 天台智顗禅学体系

    身念处,在禅定中破除了众生以世间为乐的颠倒认识即受念处,破除了众生执着此心恒常不变的颠倒见解即心念,破除了人们以为诸法有我的颠倒认识即法念处。八背舍所观的就是四念处,九次第定所练的也是四念处,狮子...修行者跳出三界,获得解脱,有观、练、熏、修等几种:观禅即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等,是佛教的不净观,是禅修的方便法门;练禅即九次第定,即依次由欲界定进至受想灭尽定;熏禅即狮子奋迅三昧,能依次...

    韩焕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65464778.html
  • 马祖洪州禅与毗婆舍那禅的比较

    含有止及观(照)的作用。那所观照的对象(或境)是什么?念处经中提到四处:  1,身念处;2,受念处;3,心念;4,法念处。  其正式修法是如何?此种修法近期在南传国家如缅甸,泰国,斯里兰卡有兴盛之...马祖洪州禅与毗婆舍那禅的比较  释广品  内容概要:马祖道一禅师的洪州禅法提倡的平常心是道,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与上座部佛教的毗婆舍那禅在修持上注重起心动念的观照有异曲同工的绝妙。  关键词...

    释广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35666374.html
  • 人间佛教与佛法的出世间修证

    是着重修四念处中的心念,“观心如心”,时时观察,把握自心,不为喜怒哀乐怨恨嫉妒及利衰毁誉等世风所动摇,时刻保持心的清净、明觉、宁静。这种禅定的具体修法,最适合现代人修持的,是...出世间,本来一体不二。欲出世间,必须先入世间,尤其是先入人间。所谓世间,只不过指自心的邪见、我执、贪、瞋、痴、慢、嫉等无明、烦恼;所谓出世间,并不是要人离俗避世,躲进深山无人迹去闭关,不是逃离人间到...

    陈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23167507.html